近年來,校園學生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最大受害群體之一,社會經驗少,警惕性不高使得他們屢屢上當受騙。為此11月12日下午5點40分,八維教育北京校區保衛處與轄區上地派出所聯合舉辦“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安全知識專題講座”。
受八維保衛處王斌處長的盛情邀請,講座由上地派出所張副所長和管片民警馬警官作為主講嘉賓,出席講座的有校區所有專業的輔導員、學管主任、宿管老師及職能處室的老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講座由保衛處王斌處長主持。
講座首先播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視頻。張副所長首先以案說法地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的概念、起源、種類、形式、手段、特點,并列舉電信網絡詐騙的真實案例:
網絡游戲詐騙
常見的幾種網絡游戲詐騙手段:1、低價售物法:在游戲中以低價銷售游戲幣或裝備為名,讓玩家線下銀行匯款,待收到錢款后立即消失。此類案件是網絡游戲詐騙中發案最高的一類;2、買賣賬號法:以高價收購玩家高等級游戲賬號為名,并誘使玩家登陸釣魚網站進行交易,從而獲取玩家銀行卡信息,伺機盜取玩家銀行卡內錢財;3、升級代練法:在游戲中發布虛假廣告,稱可低價代練游戲角色等級或裝備,從而獲取玩家游戲密碼并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費用,等得到玩家匯款后立即將玩家的裝備、游戲幣洗劫一空。
案例:2018年9月13日,日照市公安局接到學生小郭的報警稱,9月10日,其在某網游中遇到一自稱要以高于市場價格4倍價格收購自己游戲號的網友,并發給小郭一個網絡交易平臺連接。小郭登錄了這個網址鏈接,并按照“客服”提示向交易平臺連續多次打款,但系統始終提示無法交易、賬戶凍結。小郭匯款累計達5326.22元。
警方提醒:1.不要輕易相信網絡游戲中的中獎信息,購買裝備和虛擬貨幣時盡量通過認證的方式進行交易;2.申請游戲號用實名制和真實身份證填寫資料,牢記密碼提示問題和答案。一旦發現丟失可以立即用密碼提示取回;3.警惕冒充網絡游戲交易平臺的釣魚網站,交易時要反復核對交易網站網址,不要私下交易。
因此張副所長希望廣大師生掌握必要的防范知識,提高防范意識,牢牢筑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第一道防線。
張副所長從事多年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工作,有著豐富經驗,他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和具體生活情境相結合,從什么是電信網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的形勢和種類、如何識別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不幸遭遇應該怎么辦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有了全面的了解,對于識別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有更深刻的認識。
參加活動的師生認為,通過這樣的知識講座發現其實日常生活中就存在電信網絡安全風險,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范技巧,收獲很大。
隨著電信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屢屢發生,甚至有專門針對學生群體的“校園貸”詐騙,嚴重危害大家的財產安全。為此八維教育北京校區聚焦這一社會現象,從服務廣大學子成長成才、維護同學們權益出發,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專題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青少年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識別和防范能力,努力為廣大學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此次講座讓廣大師生對電信網絡詐騙有了深刻的認識,提高了廣大師生識騙、防騙、拒騙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通過這次講座,師生們紛紛表示將更加深入了解相關防騙知識、提高警惕,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平安校園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