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各高校專業調整陸續開始,調整范圍相對較廣。有專家說:“我國工科專業迎來了大調整潮。”
專業調整一直被視為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風向標”,此次大范圍調整也預示著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一些與當今社會發展不符的傳統專業將迎來調整,一些順應時代發展的專業或新專業將成為主流。
面對時代的巨變,每個人都應當做好充足準備。
工科專業迎來大調整潮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蘭州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20余所高校公示2024年度擬撤銷或停招本科專業,涉及應用物理學、核物理、生物技術、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在內的超100個專業。
從撤銷專業的學科門類看,根據近5年數據,工學門類以30.95%的占比高居榜首,成為撤銷數量最多的學科類型。
被裁撤的工科專業主要呈現以下特征:撤銷專業點主要為典型性傳統工科專業;撤銷的專業能夠在新增審批專業中以“智能/智慧+”的形式呈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電子計算機等核心技術衍生的工科專業正在逐漸消退,傳統的“熱門”專業逐漸“降溫”。
綜合來看,撤銷的專業大多為傳統的工科專業或者一些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自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提高以來,眾多行業已經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行業的改變必然牽動專業。所以,大規模的專業調整已是必然,緊跟時代發展才有出路可循。
新工科專業逐漸升溫
有撤銷必然有新增。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相關工作結果。2024年擬招生專業點共66870個,與2023年度相比,新增專業點6068個。
教育部2013—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工科專業十年來新增備案布點數為7566個,共涉及240個工科專業。
新增審批專業布點472個,涉及128個專業,其中新專業數量占比極高。十年間共開設96個新工科專業,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物聯網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專業在全國的布點均在300個以上,這些新專業在全國的布點總數超過2000個。
眾所周知,專業往往與就業掛鉤,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度發展,新職業、新崗位不斷出現,新專業必然應運而生,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信息來看,新設工科專業主要呈現以下邏輯:
1、“智能/智慧+傳統工科”成為典型的新設專業模式,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采礦工程等將近20個新專業。
2、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積累,日趨成熟且獨立的新技術嘗試著去搭建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寄希望于新技術知識體系制度化而成為新專業,如增材制造、虛擬現實技術、物聯網工程、區塊鏈工程等技術成為新專業。
3、國家重大戰略和卡脖子技術的社會需求映射到專業建設上來,如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儲能科學與工程等專業。
4、專業調整嘗試著耦合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如新能源車輛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保密技術、密碼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為國家戰略而生。
5、寄希望于交叉和融合而出新,試圖打破專業壁壘,如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等專業。
新技術的產生勢必會帶來新紅利,最早選擇新專業就讀的學生也將會先分到一杯羹。所以,搶抓機遇要趁早!
主動打破信息差,搶抓時代紅利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指出,2023年—2027年五年間,全球將創造約6900萬個新工作崗位,并將淘汰8300萬個工作崗位。
行業的變更使得就業崗位不斷刷新,新的模式正在顛覆人們的就業邏輯,并對全球就業市場進行重構。為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提升自己,打破信息差,搶抓時代紅利。
高中生和家長開始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押注下一個時代風口;大學畢業生選擇 “回爐”職業院校,鞏固自身技能,增強核心競爭力;職場人掀起轉行潮,通過跨界學習,重尋人生方向……
每個時代都有專屬的就業紅利:互聯網、人工智能……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對的方向,努力提升自己,追趕時代發展的步伐。
八維教育深耕IT職業教育領域,秉持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緊跟時代步伐,以“幫助學生高質量就業”為核心,培養面向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
在二十八年的時間里,陸續開設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游戲等十五大專業,通過優化升級,先后成立了國際新媒體專業,推出了鴻蒙相關課程。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生自主管理”、“單科精進,串行排課”等創新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路徑。
通過建設“實訓項目庫”:智慧+、新能源、安防、數據治理、智慧醫療、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智慧打車等當下熱門行業項目,對接當下名企崗位要求,幫助學生拓寬就業范圍,將技能落地應用場景,豐富實踐技能,促進學生持續學習和全面發展,助力實現“兩萬薪”就業目標。
當下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國家必須搶占全球科技競爭先機。成為科技強國、網絡大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發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加碼新興工科,是必然之舉。
普通人想在時代風口上起飛,一定要關注國家的籌碼放在哪,打破信息差,搶抓紅利,才能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順勢而為,更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