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br/>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游于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獨處,是心靈的回歸
網(wǎng)上曾流傳一個小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一個階段,以為融入別人的世界,是自己內(nèi)心里的本能。而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之后,卻發(fā)現(xiàn)獨處才更是心底里的渴求。
看到過一段話:“你站在喧囂的人群里抬頭看煙花絢爛,我卻看到了你眼睛里閃著光的落寞。”
熱鬧都是別人的,你一個人的孤獨,是那么晃眼。
這樣的感受,我有過,相信你也有過。
人們總寧愿去參加很多說不清意義的活動,卻不愿意一個人獨處。
當(dāng)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后,心里剩下的卻是無盡的落寞和冷清。
哲學(xué)家帕斯卡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于在房間里獨處?!?/p>
獨處,原來竟是一種能力。
外人眼里的你,和獨處時的你,永遠是兩個樣子。
一個假裝淡然,一個不知所措。
怎么讓那個獨處時的自己,也真的淡然安定?這是一項需要努力的修行。
人到了一定階段,總會清楚自己的喜惡,喜歡就盡情享受,討厭就一點不做。
不必在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時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其實,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而獨處是我們每一個人最該享受的清歡。
周國平曾說:“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p>
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把自己安頓好,反而能安靜而輕盈,可以讓我們找回內(nèi)在的力量,回歸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來自十點讀書
上一篇:獨處,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