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專業是比較新的專業,從發展前景來看,智能工程專業發展前景比較廣闊,而且智能工程專業崗位需求量比較大,智能工程專業是不錯的選擇。
智能工程專業立足“新工科”培養理念,該專業主要研究智能產品設計制造、智能裝備故障診斷、維護維修、智能工廠系統運行管理及系統集成等,培養能夠勝任智能制造系統分析、設計、集成、運營的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型技術人才及復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所以目前在人才需求上還是以研發型人才為主,所以如果想在智能制造領域有更強的職場競爭力,應該進一步提升自己。
隨著傳統行業、制造領域逐漸智能化,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計算機程序設計(Python、Java)、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數據庫技術、機械設計基礎、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等技術人才在機械、紡織、物流等眾多行業中不斷涌現。
有些行業專家稱,智能工程為未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發展機遇制高點的關鍵,這一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和機遇極為廣闊。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新態勢。面對智能技術與人們生產、生活的日益緊密和深度融合,也創造出一幕幕數字時代特有的新模式,不斷提升著我們的科技獲得感和幸福感。
智能工程專業在信息技術領域
2021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94994億元。一系列新型通訊工具的興起,讓信息存儲、處理、管理以及獲取方式得到了極大的創新。它不僅消除了人類社會的信息障礙、讓廣大殘疾人、老人和小孩等迅速融合,而且還讓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場景發生了質的飛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亟需大量計算機應用、網絡和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數據分析與技術人才的加入。
智能工程專業在智能建筑領域
建筑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增加值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系統的發展,既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使得樓宇內的水、電等生活設施由智慧大腦統一管控,為我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智能工程專業在智能制造領域
全球智能制造市場預計將在2028年達到5762億美元,智能制造進入關鍵“窗口期并呈現自動化、數字化、規范化、生態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目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近3萬億。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制造將進入千行百業,人機交互、數據集成、圖像采集、AI技術等人才也會受到更多行業的歡迎。
除此之外,在數據智能化的引領下,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前所未有的智能新體驗和智能新生活將改變著我們的方方面面。
未來,人工智能將與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并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推動智能化向縱深發展。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20年我國智能工程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為750萬人,而缺口為300萬人;到2025年,智能工程專業人才缺口預計達到450萬人。這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將是我國智能工程發展的關鍵時期。
八維教育培訓學校擁有26年行業積淀,智能工程專業緊隨市場發展,開設計算機視覺和智能應用開發兩大方向,均為市場需求較大的熱門領域。龐大的項目實訓庫涉及國內眾多熱門行業和項目,涵蓋醫療、建筑、教育、電商、社區等眾多領域。學生在經過實訓一、實訓二、實訓三的項目實操后,逐步強化自身的硬實力,賦予學生豐富的崗位能力和從業經驗,入職便可迅速使用工作需求,跟上項目開發進展,幫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的學子也在各個行業和領域有著不錯的發展。
發展智能工程意義重大,壯大智能工程專業人才隊伍更是這一宏偉目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政策扶持、行業潛力、發展前景都在感召著新一代年輕人的加入,助力我國智能化、數字化強國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