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以夢為碼,無界共生——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會”在上海開啟。此次峰會以人工智能作為科學實踐活動的切入點,讓青少年在活動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充分發揮青少年的想象力,激發求知欲。在人工智能領域里,需要學習的課程種類繁多,學會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僅是走入人工智能的第一步。國外多年前就已興起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課程,國內也正加快步伐,奮起直追。
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早已在國外流行
根據全球知名開發人員技能評估平臺HackerRank發布的《2017開發者技能報告》顯示,目前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是美國(44.8%),第二名則是澳大利亞(10.3%),第三名英國(9.3%)。美國是最早開展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的國家(1966年)。澳大利亞則是將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融入課程中。在學校內廣泛開展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課程,并將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貫徹到小學至高中的《數字技術》課程,以學科結合形式開展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英國將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融入《計算》和《設計與技術》課程,各分三階段開展教學;日本則將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納入必修課,為IT行業儲備人才。
我國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穩步發展
當前我國青少年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教育正穩步發展。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作為人工智能的基礎課程之一,老師跳出“紙質教材”的固有教學模式,將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在真實情境中學習編程,提升活動體驗度。孩子的參與度高,更能激發起青少年對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的興趣。
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義務階段新課標,信息技術被列為單獨學科且增加了課時,并且對1-9年級中小學生提出了明確的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能力要求;各大重點高中增加了科技特長生的招生名額;8月底,教育部發布了競賽白名單,新增了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競賽的數量,占比相對較高。
面對未來,孩子們更多的是和計算機溝通、與科技打交道,所以現在加強青少年計算機編程語言技術培訓,就是為未來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