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變遷,越來越多教育者認為:“男、女學習方法有差異,所以有必要根據性別將他們分開進行教育”。女孩教育既要考慮到女性的先天特質,又不能走回“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舊路上去。其實新時代的女孩教育應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剛柔并濟,“雌雄同體”。這樣的女孩,才能在走入社會后,成為光芒耀眼的職場麗人與人生贏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以優良的學風和每年2萬英鎊的昂貴學費而聞名的圣保羅女子學校為其優越的成績而自豪。然而,該校宗教老師Blanche Girouard近日表示,優異的成績或是畢業于全球名校,并不意味著女孩子就擁有幸福的人生,相反,女生結婚比考大學更幸福。
該老師的言論與國內“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言論如出一轍。此言論不攻自破,毋庸贅言。想深入討論的是,對于女孩子的教育,重點要注意些什么呢?
男女混校: “過度保護”女學生,性格弱點被不斷強化
在普通學校中,男生和女生表面上雖然是平等的,但其實際卻是不平等的。學校和教師會潛意識將女孩置于“弱者”“被保護”的位置,并且在學校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會透露出來:比如在分配值日任務時,會下意識地減輕女生勞動量,讓男同學做更多的任務,女同學則格外輕松;學習中也是更加照顧女同學的情緒;在分配座位等方面,也會注意“女士優先”的思想。
毫無疑問,長期這樣做的后果,一定會不斷強化女生天性中本就存在的依賴性、較缺乏主見、遇事比較被動、心理脆弱性等諸多弱點。長期以往,女生的性格弱點被一再強化,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共同認知,也會強化女性在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待到女孩們離開校園,走入職場,由于其性格弱點被不斷增強,再加上其固有的生理特點,使得不少用人單位在選擇是否錄用女生時“搖擺不定”、“瞻前顧后”。或許這也是導致職場“重男輕女”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傳統“女校”:單方面側重于培養女孩的高貴氣質
許多“女校”,立校之時給自己的定位便是發展女生的女性特質直至極致。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女校對女孩的培養重點在氣質、修養等方面。學校主要課程安排以及各項活動都以此為中心展開。
毋庸置疑,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多是中規中矩的“古典淑女”,美則美矣,可愛則可愛矣,然而僅依靠著美好的女性特質,遠不足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上角逐。
新時代的女孩教育:揚長避短,剛柔并濟,“雌雄同體”
“女孩”教育到底應該如何定位,應當基于我們對女孩子從走出校園之后,該當何去何從的思索了。
倘若我們的定位如同開篇那位女教師所說的“考得好不如嫁得好”,那么依照社會的需求設立“淑女培養課程”將是最合適不過的。然而人盡皆知,只是嫁得好是遠遠不夠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你還需要有守得住的資本。
那么這些資本從何而來?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可謂是不少,需要有處理家庭人際關系的能力,需要有一份能彰顯自身價值的工作,需要有充實自我吸引伴侶的人生志趣,最重要的是:需要有獨立的人格。
八維教育女子部,正是現代女孩培養觀的忠實支持者與踐行者。女子部的最大特色是實行準軍事化的嚴格管理。所有女孩子統一穿著迷彩服,干凈利落、英姿颯爽。女子部致力于發掘女孩溫柔細心、柔韌開朗的傳統性格優勢,同時也重視規避女孩天生的性格弱點,注重培養學生具備積極進取、果斷堅強等現代女性的必備特質。
這樣的女孩,步入社會后,才能成為獨具風格的職場麗人與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