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的時候,清醒沒有發呆多,發呆沒有睡覺多,睡覺沒有玩手機多;下課的時候,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游戲多。如此這般,就業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
“存在的價值在于不可替代性。責任心,吃苦耐勞的精神,寫作水平,工作能力,專業修養,操作技能,學問素養,與人相處,職業操守,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領?有哪一點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如果你啥都不行,你不失業誰失業?”
這是節選于曾經發表于搜狐教育頻道的名為《大學生,你憑什么不失業》的文章中的段落,余下數文,筆鋒皆頗為犀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下很多大學生病態的生活學習模式。
雖然該文章不免有以偏概全、過于偏激之弊,然而以犀利的筆鋒,揭露了當下不少高校學子的學習狀態,使人警醒。若非有對當今大學生學習生活現狀的深入了解調查,當難以寫出如此振聾發聵的文字。
大學體制具有“嚴進寬出”的特點,大學生普遍缺少管理機制的約束,這就造成一部分大學生的太過自由放任。但是體制的變革需要時間,所以大學生們為了不“畢業就失業”,當務之急其實是端正態度、切身踐行天道酬勤的道理。
學海無涯“苦”作舟——刻苦學習永不過時!
提到“苦學”,很多人可能會想:都二十一世紀了,刻苦學習早就不是潮流了!你看那誰誰都是在玩中成功創業。曾經有一個令人訝異的新聞,12歲孩子竟然靠玩游戲月薪三萬的!
無論到什么時代,學習都不會過時。毋庸置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學習的意義更加廣泛,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式、學習的時間地點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學習,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投入和身心的全力以赴。
大學時常會經歷不少奇葩同學,長期沉迷于煲劇或吃雞的快樂中,以至于常?!皬U寢忘食”。八維教育相信每位同學都是潛力無限的,只要因材施教都可高效快樂成才。
很多同學的心理素質“過硬”,總是振振有詞:工作嘛,總會有的。但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只有人去找工作,工作是萬萬不會主動上門的。于是就會有一邊無聊空虛一邊又在內心不斷責備自己的同學,他們既覺得不應該虛度大學時光,但是又困惑于迷失學習的方向,加之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最后也只落得隨波逐流的命運。
千萬不要以為時代變了,“苦”學就從此過時了。謹以此言送給那些在過著渾渾噩噩的大學生活卻又做著高薪白日夢的大學學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