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職場必須理解開會是一種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會不能不發言, 發言不能有內容。如果你的發言有內容,最好選擇不發言一開會的目的是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方法就是開會。
13、如果要想“混”得好,必須掌握一種以上高級語言。
高級語言包括在中文中夾雜外語、在怒罵之中附送奉承、在表達保密原則同時揭露他人秘密。語言技巧高是下乘,發言時機好是上乘。使用高級語言但時機不對,不如使用低級語言但時機正確。
14、必須將理財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主管在身邊的時候,要將手機當公司電話;向同事借錢,不借錢給同事;陌生人見面要第一個埋單,成為熟人后永遠不要埋單。最后一條,捐錢永遠不要超過你的上級。
15、必須明白參加培訓班的意義。
培訓班不是輕松的春游,它的目的是學習你工作職責之外的知識;由于學習的知識在你工作職責之外,培訓班可以當做一次輕松的春游。
16、必須懂得表面文章的建設性。
能做會議幻燈片的,不能私下討論;可寫報告的,不能口頭請示,如果一件事你已經完成,但沒有交計劃書,就等于沒有做;如果一件事你沒有去做,但交了計劃書,你可以當它已經完成——畢竟 所有學過工商管理的老板都固執地認為,看計劃書是他的事,執行是下面的事。
17、必須與集體分享個人成功的案例。
所有人都是蠟燭——要有點燃自己并且照亮別人覺悟 ,如果你只照亮自己,你的前途將是一片黑暗;如果你只照亮別人,你將成為灰燼。
很多時候我們都發現在待人接物上面總是事與愿違,可能有時候明明想表達的不是言語上所顯示的意思但總是詞不達意傳遞給了對方錯誤的信息,不僅讓自己難堪,也讓他人對我們產生了誤解。這種情況造成的后果除了該做的事情做不好以外,還讓我們的心情變得很沮喪,影響我們的情緒。而那些會做事的人總是能處理好各種關系,在大多數時候都做事情都能讓他人信服。其實總結下來就發現,做事情完美的人也有自己做事情的原則標準,只要按照上述的17條規則做事情,得到的結果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