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要素與新質生產力專題論壇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團隊發布的《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通過測算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數,明確指出北京已躋身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
北京市數字經濟情況
據了解,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數字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新質生產力得到有效發展。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6成。
報告指出,北京市正在不斷擴展5G網絡覆蓋范圍,并致力于“雙千兆”網絡的建設,確保在地鐵、主要商業區和旅游景點等關鍵地點提供高質量的5G基站。目前,北京已累計建設10.4萬個5G基站,實現了五環以內的地區全面覆蓋以及五環以外重點區域和標志性場景的精確覆蓋。
此外,全市已有約200.7萬戶家庭接入了千兆固網服務。北京市共建立了大約31.3萬座通信基站,其中每萬人擁有的5G基站數量在全國居首。與此同時,北京市還在推進千兆固網接入網絡的發展,目前全市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到933.4萬戶,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數量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北京市正持續推動產業的數字化進程并加快發展步伐。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新增了7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累計已達14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杜雯翠表示:“作為科技創新領軍城市,北京數字技術創新活力不斷釋放,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核心驅動力。”她指出,北京在多個領域具有顯著優勢,例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數量上遠超其他城市,屬于“全球領跑者”。此外,北京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領先地位,為城市的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字經濟發展拉動人才需求
近年來,北京市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 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之一。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北京數字經濟腳步加快,帶來持續增長的數字人才需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數字人才緊俏,而數字人才的培養需要多方共同發力,打好“組合拳”,下號數字人才培養“大棋”。
今年4月,北京市發布了《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該方案旨在通過四大措施——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機制完善和組織保障,加速數字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該方案提出今年北京力爭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8.2萬人,數字技術技能人才1萬人。
具體目標為三年內強化數字人才的教育、引進、保留和使用。北京計劃重點培養四類人才: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技術專家以及技能型人才。
為此,北京將通過引進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組織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回國服務,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并形成人才梯隊;將通過培訓、研修等方式,提升首席數據官和企業管理人員數字能力;將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大力培育數字技術人才隊伍;將持續開展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工作,完善動態優化調整機制,支持技工院校開展數字技能社會培訓。
這對于在京學習數字技能的人才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作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北京在數字經濟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為各類人才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發展機遇。同時,這里匯聚了頂尖的教育資源、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為數字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八維教育,扎根北京
深耕職業教育領域28年的八維教育,有實力、有能力為學子們優質就業保駕護航!目前,八維教育在北京設有多個校區。
八維教育在北京設立校區充分體現了“大城市、機會多”的觀點,不僅充分利用了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優勢,還分別利用了各校區的地理優勢與特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八維從學生實際學習和就業需求出發,為廣大學子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發展平臺,助力他們在數字時代的浪潮中把握機遇,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