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字時代,從商業決策到輔助醫療,從金融服務到科技創新,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而大數據也以其人才缺口大、崗位薪資高、技術競爭力強、學習門檻低等特點,在近年來成為求職者挑選的熱門就業領域之一,據統計,北京大數據企業數量和規模快速增加,北京大數據企業上市市值2.5萬億,北京大數據獨角獸企業價值3萬億。崗位需求方面,1萬薪資起步的大數據分析崗位,5年內崗位缺口1400萬;1.5萬薪資起步的大數據開發崗位,2025年崗位缺口230萬;2萬薪資起步的大數據算法崗位,有將進70萬人才缺口,因此無論是市場還是政策,都為大數據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一方面源于數字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源于國家的政策及宏觀環境的改變。2023年,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它的成立對于全面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健全我國數據基礎制度,提升數據治理效能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使得大數據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凸顯。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一項工作: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預計2035年,我國數字經濟GDP占比將達到71.6%。國家層面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大數據企業與人才需求也正在創新中不斷躍升。
眾所周知,近年來受宏觀環境影響,青年失業率接連升高,當前就業競爭相對激烈,能夠獲得高薪offer是每個人的夢想,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而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學子高薪offer不斷,在同齡人還在為求職奔波或無奈選擇躺平的時候,這些同學已經搶先一步,穩健地踏上了職業生涯的新征途。為什么在這樣的環境中,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就業仍能逆勢增長,學子們名企、大廠offer不斷,高質量就業捷報頻傳?這源于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創新的教學模式與強大的實訓項目庫以及認真、負責的就業服務。
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順應時代發展,以20.0課程體系"六大優勢"培養高技能數據人才,讓零基礎學生也能掌握前沿技術,輕松駛向就業"快車道",讓高質量就業不再遙不可及!
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全體老師對教學質量的不懈追求與對學子們個性化需求深刻理解產生的結果。他們深知,每一位走進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的學子,都懷揣著對未知領域的不安,對前途的迷茫,但更有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所以,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秉持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不斷適配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培養"一專多能"的大數據應用型創新人才。
八維職業學校針對學生情況設置了高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即專業階段——打基礎;專高階段——漲能力;實訓就業——提價值。在這個方案的護航下,零基礎的學生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專業階段——打基礎:想要擁有真實的技術能力,給企業帶來價值,建立核心競爭力,基礎是重中之重。在基礎階段,激活學生的專業意識,進行知識拆解,通過數萬行的代碼編寫,進行刻意練習,鞏固基礎能力;專高階段——漲能力:學生能高薪、快速就業的核心就是能解決企業問題、能干活,漲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想要獲得更高薪資,學生們不僅需要掌握大數據技術,還要具備綜合素養等。在專高階段,通過實訓項目增長技術經驗,培養硬技能;實訓就業——提價值:這個階段既包括實訓,也包括就業。通過對接企業真實項目,讓學生獨立上手操作項目,以企業項目標準為要求,真實工作、真實產出,幫助學生適應企業真實環境,建立職場意識,打破崗位與專業"最后一公里"。
通過大數據技術,線下、線上對學生進行綜合管理,結合監控平臺收集學生學習信息,分析學生學習狀態。大數據專業學生除了在學校完成實訓項目外,專業老師還帶領學生參加國家級項目大賽。比如,在算法大賽中,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與眾多知名大學學生競爭,學生12人參賽,6人上榜。通過大賽項目不斷拔高學生專業素養,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幫助學生在進入企業后快速獲得認可,建立核心競爭力,穩固職場地位。
八維職業學校大數據專業為了確保學生能長久發展,通過"送上馬,扶一程"為學生提供后援服務。入職前,有專業老師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入職后,學生如遇職場問題、技術難題,老師及時給予輔導;在職場發展中,學生若有提升的夢想,享有三個月返校重聽機會,千方百計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