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葡萄牙的一位父親患有色盲。
女兒默默存了兩年錢送他一副色盲眼鏡。
第一次看到藍色的天空,父親既驚喜又感動:“實在太美了?!?/p>
回到車上父親又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看看手機的照片,看看家里狗狗是什么顏色的毛發....
當他發現世界居然這么多彩,父親激動地抱著女兒泣不成聲。
女兒的禮物讓父親感到幸福。
有時候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關愛,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報就讓父母感到快樂。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溺愛,孩子更難懂得感恩
表姐從小生活在農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城里安了家。
她自己平時省吃儉用,但對孩子從不吝嗇,幾百塊錢的鞋子說買就買,上萬塊的補習班說上就上。
為了孩子學習好,在家她什么活都舍不得讓孩子做,孩子十幾歲了,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洗過。
孩子甚至自己都沒梳過頭,飯都是做好放到桌上才來吃,刷碗、掃地更是沒做過。
表姐一次生病不舒服,孩子不但沒有關心她,還抱怨媽媽不給她做飯。
表姐痛心地說:“孩子都是我慣出來的?!?/p>
習慣了索取的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付出,更不知道感恩。
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盡量滿足孩子。
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
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
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游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
他的母親患有尿毒癥,每周要做透析,兒子不但沒有照顧母親,反而從母親每月3500塊退休金拿錢做自己的生活費。
母親苦苦勸兒子出去工作,兒子死活不肯。
母親懊悔不已:“是我教育不對,事事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父母替孩子做一切,最后孩子喪失了生活的能力。
不懂感恩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父母越溺愛,孩子越低能。
什么都替孩子做了,盡量滿足孩子,他就覺得理所應當,不會珍惜父母的血汗錢,不懂得父母的艱辛,更不會感恩。
孩子從小要讓他們去吃該吃的苦,做自己能做的事,這樣長大了才有責任心,才會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