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哭的成年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小時候,我們要是有點不開心的事,總是說哭就哭。
哭完了,哭累了,眼淚一擦,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長大后,我們卻好像只能笑。
面對領導要笑,因為委屈你只能藏在心底;
面對親人要笑,因為我們只想報喜不報憂。
這似乎就是成熟的代價,你明明心里下起了一場暴雨,卻不敢讓任何人知道。
都說成年人早已戒掉了情緒,所以我們變得不敢哭,不能哭。
最近,就在一篇文章下收到一位讀者朋友的留言:
職場上一直被領導打壓,被批評得一無是處,不停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覺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
受委屈之后,沒忍住哭了,大家都跟我說“這么大人了,堅強一點”,回家跟男朋友求安慰,卻被說“不要那么矯情好嗎”,我真的只是想要發泄一下都不行嗎......
成年人的所有情緒都要自己默默消化真的太難了,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請一天假,關起門來好好哭一場。
看到她的留言特別心疼,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順。
但我們一直被灌輸一個概念:笑可以大聲笑,哭卻不允許哭。
被傷害,被誤解,被責怪,所有委屈和郁悶堵住了胸口,無法釋放。
殊不知,成年人也只是人而已,并不是一個冷漠的機器。
我們有喜怒哀樂,我們有悲歡離合,我們應該要允許自己大笑,也要允許自己大哭一場,要鼓勵自己堅強,也要擁抱自己的脆弱。
有句話說得好:眼淚是身體承受不了的那部分情緒,流出來了,也就不淤塞了。只有釋放出舊的悲傷,才能給新的快樂騰出足夠的空間。
人只是情緒的容器,當你無法看淡,無法釋懷之時,與其在心里憋出病來,還不如及時釋放情緒。
痛快地發泄,順暢地感受,理性地表達,“清掃”自己的內心,整理自己的情緒之后,相信你會比之前更加堅強。
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