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決定生活的寬度
人們常說:“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是一種勇氣和毅力,而放得下是一種胸懷和格局。
曾在書上見過這樣一句話:“花開花落,與我何干;平常心,即是灑脫,也是解脫;拿起放下,何必強求,順其自然。”
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趕路。
過河時見到一個女人,雨后的河水異常洶涌,她無法過河。
老和尚見狀,就將女人抱起,過了河又將女人放下。
徒弟一看,就說:“師傅,男女授受不親,你抱住女人過河!”
師傅沒有理會。
小和尚心里嘀嘀咕咕,行了一公里,又忍不住說:“師傅你做錯了,為什么抱住個女人過河。”
師傅說:“我已經放下,你還未放下。”
誠如生活中的我們,常常因一些小事甚至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而煩惱。
別人的一兩句壞話不能釋懷,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注意力都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寫道,“憎恨傷不了對方一根汗毛,卻把自己的日子弄成了煉獄。”
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世間萬物的容量皆有限,拿起一些,必然要放下一些;有格局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到。
并不是他們生活中沒有痛苦的事情發生,而是因為他們有格局,懂得時間成本,明白多痛苦一分鐘就意味著少快樂一分鐘。
我站在一樓,有人罵我,我聽到了很生氣。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清楚以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樓,有人罵我,我根本看不見也聽不見。
提升你生活的高度,放大你人生的格局,你的未來將值得期許。
余秋雨曾說過:“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瑣碎中沉淪,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
孔子云:君子不器。
意思說君子不應該像某件器物一樣,作用僅局限于一個方面。
其實更是教導我們做人不可狹隘、不可拘泥、不能只看到人生路上的一草一木,而應該敞開胸懷、放開眼界,要有站在高處俯瞰生活的大格局。
胸懷大,格局才大;格局大,才能做大事,也才能做成大事。
十點讀書
上一篇: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