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觀
這個世間最大的一個能力就是:通過別人看清自己。
人都自以為是的,沒有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有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判斷,但是我們眼睛所見的往往只是某一刻或某個時段的現象。
人就將這樣的現象當成是事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才會不斷起爭執、生是非、造諸罪業的根本,也是遭受各種痛苦的根本。
《金剛經》里說: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象,則見如來。”
意思是我們所有直接看到的,都是假象,如果能穿透這些表象直接看到其本質,就見如來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們總是對別人的事洞察入微,對自己的行為卻視而不見,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卻唯獨難以看清自己,所以須:
以銅為鏡,以正衣冠,以人為鏡,以照見自己的的內心,這面鏡子就是“反觀自照的能力”。
古詩云: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生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回首,一個頓悟。
鏡 子
你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在發掘對方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等于是在發掘你自己。
去了解別人的感覺、想法,你也會更了解自己,你們相互成為對方的鏡子。
如果你覺得伴侶對你失去關心,可能是因為你也對他缺乏關心。
就像一位婚姻專家說的:“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
事實上,那些令你厭惡的人是在幫助你,幫助你了解自己,讓你發覺你的陰暗面。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我們跟一個人越親密,就越容易產生厭惡,因為他讓你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別人最惹你討厭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來自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