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著名的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身上完美體現,有人曾經問過喬丹:“你每次花那么多時間刻苦地訓練,你不覺得辛苦嗎?”喬丹輕松地回答到:“不,我覺得我很開心,因為我喜歡。”
興趣是一個人保持專注的最佳法寶,不謀而合的是八維教育一直提倡快樂學習,八維文化里有一句“知識很簡單,學習很快樂”,這么多年來,八維一直堅信“沒有學不會的知識,只有不會學的學生;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的思想觀念,堅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以強化訓練、學習與嚴格管理為基礎,采取單科精進制教學法,也就是讓學生在每一階段集中全部精力主攻專業領域的某一方向,同時不斷采用“成就驅動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促使學生寓樂于學,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快樂成功。
被動式的“淺層學習”轉變成主動的“深度學習”
今天我們重點介紹的就是教學效率里面的深度學習。與深度學習相對立的是“淺層學習”。
淺層學習就是一種被動式的灌輸式學習,這種學習最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學知識是機械的,且不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而深度學習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那么老師在課堂上如何把灌輸式的“淺層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深度學習”呢?
深度學習就是將主體從教室轉換成學生
對老師而言,深度學習更加強調課堂教學的主體從教室轉換成學生,授課目的從掌握課程大綱的知識,轉變為掌握接近實際場景的知識,常見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通過調研、分析復雜的實際項目,獲得比書本深刻得多的知識和技能。2.基于問題的教學,就是讓學生調研分析一個比較接近現實場景的開放性問題。這個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能鍛煉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3.基于設計的教學—這種是針對建筑、美工等設計類專業的學生開展的項目訓練。
老師在設計課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學生研究和解決的項目,需要經過精心設計,能夠體現教學意圖;第二,要在有限的資源和有限的時空下,可控的進行;第三,老師能夠在必要時,給予學生足夠的引導和幫助;第四,在完成項目內容后,學生應對知識掌握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
當然,老師所涉及的課堂項目,越接近真實環境,項目越復雜,時間越不易控制。但是如果過于簡單,就會偏離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所以,課程內容需要精心打磨,不斷嘗試,進而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思維發展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教學新模式。
經過多年來不斷的實踐與探索,八維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教育模式,歸納總結就是:以教育改變人生為使命,以提升學生三大價值為目標,以教學效率三大原則為核心,以成就驅動教學法為指南,以3*3課程體系為基礎,以3*3管理體系為服務的高效率教育模式。